2019年10月16日,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首任主席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Daya Reddy)出席并致辭。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主持。
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主辦,俄羅斯科學工程協會聯合會共同發起,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專家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重要科技組織會士、大學校長、企業家等嘉賓參加論壇,共話科技文明,共謀未來發展。麥斯達夫標準化事務所商務經理張勇應邀參加會議。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在開幕式上,萬鋼主席參會的全體人員宣讀了賀信。習近平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推進,科技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深入協同發展,對人類文明演進和全球治理體系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破解各國關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問題的必由之路。習近平強調,中國一貫秉持開放合作,堅持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同本國發展戰略和國情有機結合,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希望論壇促進各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攜手合作,凝聚共識,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萬鋼在發言中指出,攜手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緊迫需要,也符合各國人民和全球科技界的新期待。科技創新應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發展應遵循全球共同的價值準則,科技合作應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
開幕式后,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法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朱爾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美國人工智能協會(AAAI)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副理事長楊強,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國際科學理事會首席執行官海德·哈克曼(Heide Hackman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代表處主任歐敏行等7位中外嘉賓分別做了主旨報告;隨后,論壇發布了“飛槳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和“2019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發布環節結束后,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英國皇家學會會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楊建文神經科學講座教授科林·布萊克莫爾(Colin Blakemore),國際科學理事會特使史鳳雅(Flavia Schlegel),瑞士巴塞爾大學教授、KAVLI獎得主克里斯托夫·格貝爾(Christoph Gerber),Myndset公司創始人、總裁明特·戴爾(Minter Dial),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董事長劉慶峰開展了高端對話。此外,國內外知名科學家、教育家和企業家分別聚焦“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科學技術與教育文化”“青年科學家與中小企業成長”開展對話交流。
本次論壇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特別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聚焦新時代科技革命、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科技與文化、教育、經濟、社會深度融合,青年科學家與中小企業成長,拓寬民間科技外交渠道、暢通國際科技交流渠道,打造主場高端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臺。
Copyright 2018-2020 mystuff.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222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1113號
技術支持:晨曦元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