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B/T 13016-1991《標準體系表編制原則和要求》,“標準體系”的定義為“一定范圍內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
對標準體系,通常有兩種認識:
一是對現行標準的歸納總結;
二是不僅包含現行標準,而且囊括了適合制定標準的潛在領域和細分方向。
例如: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負責編制電力行業的標準體系;大型電力企業一般有企業的標準體系,例如國家電網公司;在新興的技術領域,通常制定專業標準體系,例如智能電網、特高壓、智能制造、機器人、無人駕駛航空器等。
-
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體系
《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體系表(2014版)》收集了企業標準1317條,行業標準共24個行業4020項,國家標準3794項,國際標準1136項。
電力行業技術標準體系表結構:
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體系框圖:
-
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
2009年3月,國家電網公司啟動了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的研究工作。工作組結合智能電網試點工程建設,在梳理上萬項標準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781項國際標準和769項國內標準,深入研究了現行標準與建設智能電網之間的差距,并廣泛征求、采納各方面的意見,于2010年4月編制完成了《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對技術標準體系的構建原則、概念模型和總體架構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提出了包括綜合與規劃、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通信信息8個專業分支、26個技術領域、92個標準系列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并提出了標準制定規劃。今后還將根據智能電網建設需求及技術發展情況進行滾動修訂。
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的層次結構:
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框圖:
-
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
為全面貫徹《中國制造2025》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的總體部署,落實《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建立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要求,發揮標準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指導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組織制定了《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于 2017年5月22日發布。
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結構圖:
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框架:
-
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智能制造標準化參考模型
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
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
-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技術架構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結構圖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框架
-
IEC/TC/SC標準體系發展:白皮書
☆☆具備占位意識,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同步研制☆☆
Copyright 2018-2020 mystuff.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222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1113號
技術支持:晨曦元創